
【Now.com】中學文憑試(HKDSE)經常被人說成「一試定生死」,多年學習的努力會在這一場考試中展現成果,對於青少年來說,不多不少也會為他們帶來許多壓力。衛生署早前推出了學生家長關懷系列指南,教導家長如何辨別子女情緒受困的警號,陪伴子女度過考試和放榜季節。
DSE學生情緒受困警號 1. 透露情緒困擾
情緒受困的青少年未必會直接對家長透露情緒的問題,有時候亦未必察覺到自己有情緒問題,不過有機會會在社交媒體或在網上透露自己的不愉快心情。有情緒問題的青少年亦有可能會表達出想大哭或大叫的衝動。
DSE學生情緒受困警號 2. 傷害自己
受情緒困擾的青少年,可能會做出自我傷害的行為,例如鎅手、濫藥酗酒等。
DSE學生情緒受困警號 3. 失去快樂感覺
青少年如果有情緒受困問題,可能會對日常生活失去動力,或會對平日喜愛的活動失去興趣,拒絕參加或出席。
DSE學生情緒受困警號 4. 感到空虛寂寞
雖然身邊可能有很多人希望關心他們,但情緒受困的青少年可能會覺得自己沒有人關心,甚至質疑自己生存的意義。平日家長或會聽到他們聽悲情的歌曲,或對悲情的歌曲產生很大的共鳴。
DSE學生情緒受困警號 5. 自我形象低落
尤其是DSE考生,受到考試壓力的影響,可能會有自責、苛刻批評自己的情況。他們或許會覺得自己沒用、低人一等,甚至經常想著自己過往的失敗,覺得自己會繼續失敗。
DSE學生情緒受困警號 6. 難集中精神
情緒受困可能導致青少年思緒混亂,令他們面對日常生活的抉擇也會覺得難下決定。他們亦可能出現善忘的情況。
DSE學生情緒受困警號 7. 抑鬱煩躁
如果青少年食慾大變:突然間吃很多或很少;睡眠習慣改變:失眠或過度嗜睡;或不顧個人衛生和儀容的話,就可能有情緒受困的問題。
DSE學生情緒受困警號 8. 不想與人聯繫
受情緒問題困擾的話,青少年或會有自我孤立的情況,他們或許會傾向不與人分享自己的想法,平日也會顯得過分沈默寡言。
如果出現上述的情況,家長就要加倍留意子女的精神健康,給予他們合適的支援,陪伴他們度過考試和放榜季節。